自科创板、创业板实施注册制一年多以来,企业上市进度加快,门槛变低,但这并不意味着上市监管变松。相反,注册制实施后,监管部门开始了更为严格的退市制度,使上市企业保持一团活水。
12月14日,上交所、深交所先后发布公告,就企业退市及配套规则修订公开征求意见,对表现“不及格”的上市企业退市程序、标准做了优化。此次优化幅度较大,堪称史上最严退市新规。
01
四类退市指标优化
具体而言,新规对四种类型的退市指标进行了优化:
一、交易类指标
1、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人民币1元;
2、连续20个交易日在本所的每日股票收盘总市值均低于人民币3亿元。
同花顺上12月15日股价低于1元的股票(来源:同花顺)
二、财务类指标
1、连续两年净利润(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者计算)亏损,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低于一亿元,“营业收入”需要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关联交易收入;
2、净资产为负数;
3、财报被审计师出具无法表示/否定意见;
4、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财务造假。
2020年三季报数据营收小于1亿、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负的55家非ST上市企业(K哥整理制图)
三、规范类指标
1、信息披露或者规范运作等方面存在重大缺陷;
2、半数以上董事无法完全保证公司所披露半年度报告或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就在今年四月,还真有奇葩企业董事会、监事会、高管集体表示无法保证披露信息真实性。
兆新股份发布的奇葩公告(来源:深交所)
四、违法类指标
公司披露的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如:
1、上市公司连续三年虚增净利润金额每年均超过当年年度报告对外披露净利润金额的100%,且三年合计虚增净利润金额总额达到10亿元以上;
2、连续三年虚增利润总额金额每年均超过当年年度报告对外披露利润总额金额的100%,且三年合计虚增利润总额金额达到10亿元以上;
3、连续三年资产负债表各科目虚假记载金额合计数每年均超过当年年度报告对外披露净资产金额的50%,且三年累计虚假记载金额合计数达到10亿元以上。
02
三种退市流程优化
除了退市指标,退市流程的优化,也值得关注。
一、取消暂停上市和恢复上市环节,简化退市流程。
也就是说,没有了缓冲期,如果企业持续两年触碰红线,或是达到警戒线,将面临直接退市的风险。
二、将理期期限缩短为15个交易日,同时取消交易类退市情形的退市整理期设置。
从30日缩短为15日,且整理期首日不设涨跌幅限制,让交易者能有更多空间退出;同时,因交易类情形退市的企业,不再有整理期,直接退市。
三、重大违法退市连续停牌时点延后,缩短退市停牌时间,简化退市流程。
提前释放退市风险,同时给予交易者充分的退出时间,降低交易者的损失风险。
03
退市企业将增加,A股长牛可期
对于A股来说,这次退市制度可谓史上最严新规,但相比更为成熟的港股和美股市场,严格的退市规定也许才刚刚开始。
据悉,美股市场近十年,上市企业年均300多家,退市企业也在300家,几乎保持了一个进出平衡的状态。
而在中国,1990年到2017年,共有3567家IPO企业成功登陆A股上市,真正退市的企业不过80家,只进不出的状态已经很久。
不难推测,随着新规的出台,一批低质量的上市企业将面临扫地出门的境地,且在一定时间内,数量会呈现上升趋势。
当然,新规也会带来另一个影响:保持A股的活力,让真正有竞争力的企业进入这团永远新鲜的活水。与此同时,由于上市企业质量的整体提升,A股或将迎来长期的牛市。(武汉赤地文化传媒)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联系邮箱: 5855973@qq.com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广告服务| 建站服务| 联系我们
中国焦点日报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2005074号-20,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