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绽枝头春风暖,又是一年植树时。在2021年度国土绿化计划任务均超额完成的基础上,全省各地以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为总抓手,积极有序推进植树造林,在春天里种下片片绿色希望。
义务植树形式多样,各地掀起造林潮
3月3日,滁州市妇女联合会、来安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273名巾帼志愿者及中小学生,来到长山林场开展义务植树活动。“红马甲”们或挥锹铲土,或扶树培土,或提水灌溉,忙得不亦乐乎。经过一上午的劳作,500余株朴树、七叶树在此“安家落户”。
“我与小树同成长,共建绿色新家园”“栽下绿色,种上希望”……参与植树的孩子和志愿者们认真写好心愿卡,悬挂在新栽种的小树苗上。“我们希望通过每年的植树活动,引导更多家庭参与到植树造林绿化中来,共同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家园。”来安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服务促进中心主任陈仲文说。
今年以来,来安县以持续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为总抓手,抢抓春季植树造林的黄金时机,开展高标准、多渠道的生态提质行动,截至目前,全县已完成植树造林面积1000亩,占年度计划任务的66.7%。
连日来,全省干部群众积极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各地还积极创新植树方式,推行“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合肥市借助互联网开展“云植树”“云赏花”“云绘绿”活动;宣城市开启“云端”植树模式,面向全国履行法定植树义务的公民减免旅游门票;淮南市成立绿化协会,开通“一人一树绿化地球”网站,并在国有林场划出公益植树基地,吸引公众以多种方式参加植树。
以重点工程为抓手,“四廊两屏”建设开局良好
3月10日上午,枞阳县在长江永赖段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共栽植意杨600余株。
“把义务植树活动选在长江边,是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积极落实生态廊道建设的生动实践。”枞阳县林业局负责人介绍说。该县积极组织干部群众参与植树造林,开辟一批“巾帼林”“共青林”“亲子林”等纪念林和义务植树基地,营造植绿爱绿护绿的浓厚氛围。今年,该县计划营造林1.9万亩,目前,3000亩人工造林已全面完成并落地上图。
2021年3月,省委、省政府举行全面实施长江、淮河、江淮运河、新安江生态廊道建设工程启动仪式,并印发建设四条生态廊道的政策性意见。经过一年实施,四条河流沿线两侧各15公里范围内共完成造林28.2万亩、退化林修复13.2万亩、森林抚育71.3万亩。
为打造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屏障,省委、省政府统筹推进皖南、皖西两大区域生态保护修复。一年来,皖南、皖西生态屏障建设完成造林绿化125.6万亩、退化林修复47万亩、森林抚育513.8万亩。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全省完成义务植树1.1亿株(含折算),新建义务植树基地912个。
亳州市近日发布2022年1号总林长令,要求全市各级林长主动履职,按照该市有关要求,深入推进“四旁四边四创”国土绿化行动,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以沟河堤坝和城镇、村庄周边、道路绿化为重点,加紧推进春季造林绿化工作,确保完成2022年度营造林目标任务。截至目前,亳州市已完成整地0.87万亩,完成率102%;完成人工造林0.46万亩,完成率54%。
推动科学绿化,发挥林业技术支撑作用
国土绿化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学绿化和林业技术的支撑。我省印发科学绿化工作方案,推进国土绿化落地上图,实现造林绿化精细化管理。在国土空间规划中明确造林绿化空间,科学制定森林覆盖率规划目标。发挥林业科技在造林绿化工作中的作用,按照“一林一技”要求,组织林业科技特派员和技术人员,为各类造林经营主体提供技术指导和信息服务。
近日,在滁州市南谯区大柳镇的一处山地上,种植大户方传彬带领20多名工人栽植麻栎。大柳镇林业站站长张文指导作业工人:“麻栎苗木栽植时要截根、截干、蘸浓泥浆,提高成活率。”
“这200多亩地,是今年安徽省级林业科技推广项目麻栎良种炭用林培育推广示范项目,按照平均每亩产栎炭8吨,每亩收益可达4800元。”方传彬充满憧憬。
张文告诉记者,近年来,当地群众种植麻栎热情高涨,但缺乏科学造林、营林技术。南谯区在春季造林时,组织百名林业技术人员深入各造林现场,加强技术服务,指导林农因地制宜,科学选苗、育苗、修剪、栽种,最大限度保证树苗成活率,增加林地经济附加值。
“我们积极引导林农广泛栽植乡土树种麻栎,每年人工造林90%以上均为麻栎造林,全区麻栎规模达30万亩,麻栎林产业已成为林农致富的主导产业。”南谯区林业局局长梁英俊说,今年该区计划造林2200亩,目前整地已全面完成,造林2000亩。(记者 汤超)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联系邮箱: 5855973@qq.com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广告服务| 建站服务| 联系我们
中国焦点日报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2005074号-20,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