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热点 >
“助力砍价”差“最后一刀”?规则不透明异化为平台说了算
2022-03-21 08:27:05   来源:杭州日报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在网上买东西,经常碰到需要“转发助力砍价”的操作。近日,很多消费者投诉,在一些网络平台上“助力砍价”时,邀请很多好友“砍”了很多次,都总是差“最后一刀”。这样的网购体验,着实糟心。

网络平台给予消费者一定的折扣,但前提是消费者要替平台进行转发分享,这样的促销方式原则上并没有问题。不过,在一些网络平台上,这种“助力砍价”,由于规则不透明,已经异化为一切由平台说了算。从消费者的投诉看,有的消费者转发22次才凑齐2元的折扣,还有的消费者邀请了110人助力,最终却只有30人的助力被平台认可。在这样的活动中,消费者被网络平台任意拿捏。

“助力砍价”却总是差了“最后一刀”,从消费者方面说,为了获得几元十几元的优惠,有的消费者进行数十次甚至上百次转发,乐此不疲,这样的消费者既是利益受损者,却又在无意中打扰到别人,为网络平台的诱导分享推波助澜。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消费者存在,网络平台的“助力砍价”“有奖好评”“发链接抢红包”等行为才有了生存的土壤。从网络平台这方面说来,要提高知名度、获取客流,需要花费较高的成本进行推广。而通过“助力砍价”之类的方式,让消费者转发链接请人助力,相当于通过低廉的成本进行了营销推广。

网络平台想通过尽量低的成本得到最大范围的推广,这种思路没有错,但这种营销方式的前提应当是规则透明清晰。为谋销量而虚标划线价、搞虚假折扣,则绝不可取。如果网络平台先引诱消费者进行转发分享,获利规则又随时进行单方面的变更,那这无异于把消费者当猴耍。这种促销方式显然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已经施行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明确要求,互联网平台应当在算法推荐上提高透明度。“助力砍价”完全可以搞,但网络平台应该向消费者公开算法规则。消费者也应当对照规则,理性衡量投入的时间精力和获得的折扣,不能被网络平台牵着鼻子走。

阻止“算法”变成“算计”,平台和商家同样应该明白这样的道理,设“数字套路”或许能牟得一时收益,但不讲诚信的最终代价,只能是被市场和消费者抛弃。(记者王俊勇)



[责任编辑:ruirui]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联系QQ(992 5835),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联系邮箱: 5855973@qq.com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广告服务| 建站服务| 联系我们
 

中国焦点日报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2005074号-20,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