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热点 >
儒家思想的精髓是什么?儒家思想究竟包含着哪些基本内容?
2022-10-24 14:07:50   来源:环球快报网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儒家思想的精髓是什么

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正统和核心,它集中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并深刻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如果没有儒家思想就没有中国文化,这是无可非议的事实。

那么,儒家思想究竟包含着哪些基本内容呢?对此,《汉书•艺文志》曾有一个极其精要的概括,它认为儒家“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丁道最为高!”这段话中有四个关键词:“六经”、“仁义”、“尧舜文武”、“仲尼”,这就是儒家思想的四个基本要素。

“六经”是指儒家的六部经典:《诗》、《书》、《礼》、《乐》、《易》、《春秋》。据说它们都曾经过孔子亲手删订和整理。其中的《诗》即《诗经》,是一部古代的诗歌总集,共305篇,它体现了儒家言辞温柔、性情敦厚的特点。《书》即《尚书》,是一部古代重要政治文献汇编,它体现了儒家通晓历史、关注政事的特点。《礼》是指《仪礼》,讲儒生必须习练的礼节,体现了儒家恭顺节俭、端庄谨慎的特点。《易》即《周易》,本来是一本占筮用的书,因含有丰富的哲理,受到孔子的推崇。它体现了儒家圣洁平和、洞察精微的特点。《春秋》是鲁国的编年体史书,经孔子编定,意寓褒贬,体现了儒家借鉴历史,明辨是非的特点。《乐》早已亡佚,也有人认为《乐》本来就不是一部书,而是配合《诗》、《礼》演奏的音乐。据说《乐》是意在表现儒家宽广博大、平易善良的特点。

“仁”、“义”是儒家思想的两个核心范畴。尽管各个时代的儒者对这两个范畴都进行过不同的诠释和发挥,但万变不离其宗,归结起来无非是说:“仁”是指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这个道理抽象来说,是良知、良能,具体来说,就是指人与生俱来的亲亲之爱。“义”是指按照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来做事。所以,《中庸》讲:“仁者,人也”;“义者,宜也。”《孟子》讲:“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孟子•告子上》)在儒家看来,“仁义”不仅是每个人都应该做到的,也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到的,所以孟子日:“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孟子•尽心下》)这是教人要内心存仁,行事循义,即所谓“居仁由义”(《孟子•尽心上》),方能无愧于天地良心。

“尧、舜、文、武”是儒家所尊崇的古代圣王的典范,但这四位圣王在儒家思想中的象征意义却略有差别。“尧舜之道”所寄托的是儒家“内圣外王”的政治诉求与社会理想。“内圣”是指内修圣人之德,“外王”是指外施仁者之政。把“内珲”和“外土”统一起来,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学》之道,而尧、舜的事迹正是这种“以德服人”的最高典范。“文武之道”所象征的是周代的典章制度和礼乐教化。孔子对周代的礼乐制度推崇备至,曾说过:“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所以,在儒家看来,“文武之道”宽猛相济,是社会制度的最高典范。

“仲尼”即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昌平乡鄹邑人(今山东曲阜东南)。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后来成为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精神支柱,司马辽曾称赞说:“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白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史记-孔子世家》)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孔子之前数千年的文化,因为有孔子而得以流传;孔了之后数千年的文化,因为有孔子而得以开启。所以后人曾感叹道:“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以上是儒家思想的一个基本概要。虽然,儒家思想进入近代以后受到新文化的猛烈批判,但是近现代思想家、革命家提出的“大同世界”的理想、“天下为公”的口号,却无不出自儒家思想。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无论现代社会如何进步,都不可能对儒家思想中的仁义、良知、忠孝、诚信、和谐等基本理念提出反命题。相反,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只会更加亲近,而不是更加疏远儒家思想。

儒家经典故事

一· 愚 忠 愚 孝

儒家提倡孝,特别是汉代独尊儒术,以孝治天下,每一个皇帝去世以后,在谥号前都加一个孝字,如孝文皇帝、孝武皇帝等。儒家也提倡忠,孔子讲: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后代流行于世的一对口号是:君叫臣死,臣不死,臣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子为不孝。今人称此口号为愚忠愚孝。人们以为孔子孟子都是提倡这种愚忠愚孝的。其实不然。孟子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下》)君臣关系是对等的关系。虽然说君为臣纲,但并不是绝对服从的关系。儒家有的说君不正臣投别国,有的说无道之君,要诛之,或者换掉。关于孝的问题,孔子也不是主张愚孝。在《韩诗外传》有这么一个故事:孔子的学生曾参是著名的孝子。一天,曾参有了过失――锄草时,误伤了苗,他的父亲曾皙就拿着棍子打他。曾参没有逃走,站着挨打,结果被打休克了,过一会儿才渐渐苏醒过来。曾参刚醒过来,就问父亲:您受伤了没有?鲁国人都赞扬曾参是个孝子。孔子知道了这件事以后告诉守门的弟子:曾参来,不要让他进门!曾参自以为没有做错什么事,就让别人问孔子是什么原因。孔子说:你难道没有听说过舜的事吗?舜作儿子时,父亲用小棒打他,他就站着不动;父亲用大棒打他,他就逃走。父亲要找他干活时,他总在父亲身边;父亲想杀他时,无论如何也找不到他。现在曾参在父亲盛怒的时候,也不逃走,任父亲用大棒打,这就不是王者的人民。使王者的人民被杀害,难道还不是罪过吗?

在父亲失去理智的时候,拿着大棒乱打,如果打死、打伤或者打成残废,他冷静后会感到十分懊悔。这会给父亲的心灵上留下沉重的阴影,永远无法摆脱。这是不逃给父亲造成的精神创伤。真正的孝子要逃避父亲的盛怒,避免给父亲造成精神伤害。不管当时鲁国人怎么夸奖曾参,孔子还是严肃地对待此事,以便给后人留下正确的意见。很显然,上述父叫子死的说法,孔子是不同意的。不该死的,就不能轻易地死去,即使有父命。

战国后期的大儒荀子认为: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荀子·子道》)当鲁哀公问孔子:子从父命,孝乎?臣从君命,贞乎?孔子没有回答,出来告诉他的学生子贡说:子从父,奚子孝?臣从君,奚臣贞?审其所以从之之谓孝、之谓贞也。(同上)子从父,怎么能说是孝子呢?臣从君,怎么能说是贞臣呢?要看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从命,才可以说是孝、是贞(忠)。可见,听话、盲从的,孔子不认为就是忠孝的臣子。

二· 义 利 之 辨

孟子讲何必曰利,荀子说羞利,董仲舒主张重义轻利,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于是,后世就根据这些说法,认为儒家不要利,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要利,不讲利,怎么行呢?这也是严重的误解。

《论语·雍也》记载: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原思就是孔子的学生原宪。他很穷,当了官,觉得九百薪水太多,不要。孔子批评他,认为不要是不对的,朱熹的解释:言常禄不当辞。如果自己消费有剩余,那也可以用于周济周围邻居贫乏者。不接受正常的薪水,也是不义。并不是辞钱财就是对的。孔子的学生子贡是很会预测市场的,他从事商业活动,赚了很多钱。鲁国规定谁能花钱把在外国当奴婢的鲁国人赎回来,可以到政府那里领取一些钱,作为赔偿金。子贡赎了一些人回来,因为他自己钱多,就不去政府那里领取赔偿金。受到孔子的批评,孔子说,不能因为你有钱,就不去领取赔偿金。做事情,要考虑如何合适,才能作为别人的榜样。你这么做,今后鲁国人在外国当奴隶,再没有人去赎了。在这里,不拿钱是不义,拿钱才是义。王充认为子贡让而止善。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子路救了一个落水的人,那人用一头牛来表示感谢之情,子路接受了。孔子说:鲁国人今后一定很热心于拯救落水的人。当时,一头牛是价值十分昂贵的酬谢品。王充说子路受而观德(《论衡·定贤篇》)。

三· 大 德 小 惠

过去常有人说儒家用小恩小惠来拉拢百姓。实际上,儒家虽然讲过对人民要施以恩惠,但并不是讲小恩小惠。例如,《论语·雍也》记载: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孔子认为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者,就是圣人。这里讲的是民众。对于民众能够博施,就是大德,不是小惠。孔子讲的德治,孟子讲的仁政,都是属于大德的范围。

《孟子·离娄下》载:子产听郑国之政,以其乘舆济人于溱洧。孟子曰:‘惠而不知为政。岁,十一月,徒杠成;十二月,舆梁成,民未病涉也。君子平其政,行辟人可也,焉得人人而济之?故为政者,每人而悦之,日亦不足矣。‘子产任郑国相时,溱、洧是两条河。由于没有桥梁,人民不能过河。子产用自己的马车放在河中,让百姓过河。可谓方便群众。孟子认为这种做法只能叫做惠,即给一些人民带来好处,还不能叫做善于为政。为什么呢?朱熹注这句话时说:惠,谓私恩小利。政,则有公平正大之体,纲纪法度之施焉。(《四书集注·孟子·离娄下》)为政需要法度,对于全体人民都能带来好处。他的马车有限,需要渡河的地方很多,不能根本解决群众的普遍问题。周历比夏历早两个月,周历十二月即夏历十月。周朝规定每岁十一月修筑小桥,十二月修大桥。这是农忙以后的时间,让农民修筑桥梁,解决群众的过河问题。这也是为政的一项工作。这件事情做好了,就不必用自己的马车放在河里当桥用。孟子又说,如果政治做好了,出门的时候让百姓避开也是可以的。怎么能让每一个人都感到方便?所以说如果当政者要使每个人都方便的话,你的时间就不够用了。对于这一句话,朱熹是这么注的:言每人皆欲致私恩以悦其意,则人多日少,亦不足于用矣。诸葛武侯尝言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得孟子之意矣。(同上)为政如果没有法度,规则,谁来要求什么,就答应什么,对这个人有了私恩,他高兴了,原则丧失了。这样做,老实人吃亏,爱哭的小孩多吃奶,爱吵的人占便宜。不能出以公心,不能主持公道,不能平其政,不能公平地处理与群众有关的所有事情,就不能树立当政者的威信。总之,儒家主张行大德,忌行小惠。这是君子之道。行小惠者,是小人之道。在一个领导班子中,常有这样的人,凡是群众提出看法,他都表示同意,凡是有人提出要求,他都表示同情、支持。群众感觉他是一个好人。而在会上讨论的结论,他也表示同意,没有意见。就是不愿意向群众作出解释。领导讨论谁的事,他就向当事者透露,以此讨好别人。时间长了,他的威信也就下降了。这是小聪明,口头施小惠,终究成不了大事。



[责任编辑:ruirui]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联系QQ(992 5835),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联系邮箱: 5855973@qq.com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广告服务| 建站服务| 联系我们
 

中国焦点日报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2005074号-20,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