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热点 >
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是什么?明末农民起义背景是什么?
2023-03-24 15:04:26   来源:环球快报网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是什么?明末农民起义背景是什么?

明朝末年,政治腐败,宦官专权,土地兼并严重,平民百姓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终于导致了一场遍及全国的大规模农民战争。这场农民战争首先在陕北地区爆发,不是偶然的。

1629年5月18日(明崇祯二年四月二十六日),陕北的马懋才上了一个奏疏给皇帝,具体而详尽地陈述了陕北饥荒带来的悲惨景象,道出了陕北地区遍地烽火的原因所在。奏疏中这样写道:“臣老家在延安府,自从去年一年无雨,草木早已枯焦。八九月间,百姓争着采集山间蓬草而食。蓬草又苦又涩,难于下咽,只是暂时求得一个不死罢了。到了十月,蓬草吃尽,大家又争剥树皮来充饥,以求缓死。到了年底,树皮又吃尽了,只能掘山中石块(一种白色粘土,名观音士或观音粉)来果腹。石块性冷而味腥,吃一点便饱。但是石块不是白面,过不了几天,吃过石块的人便腹胀下坠而死,无一幸免。

“最触目惊心的是延安城北安塞城所见的惨状:沿着城墙的洼地里,每天都有人把婴儿掷在那里。被扔下去的婴儿有的嚎哭,有的呼爹唤娘,有的抓起自己的粪便往嘴里送,到第二天早晨,这些被遗弃的婴儿便再无一人幸存的了。而这一批已死,另一批弃儿又接替了这已经死掉的一批!”

“更令人惊奇的是,往往有少年儿童,或者单身独行的人,一出城门便失去了踪迹。后来发现城外之人,竟有用人骨当柴烧,用人肉煮食吃。这才知道原来失踪的人,都被这些人吃了。而吃人的人,几天之后,面目红肿,满身燥热,不久也难免一死。

“因此之故,臣乡延安死者枕籍,白骨憐憐,臭气熏天。不知是谁,在县城外,掘了几个坑,每坑可以容纳几百人,收容了这无数的遗骸。臣来延安之时,已经堆满了三坑,而几里地之外,来不及收容掩埋的遗体又不知有多少!”

马懋才的奏疏中还说到:老百姓不甘心吃石块而死,纷纷相聚为“盗”(指起义)。他们说:“死于饥,与死于‘盗’一样是个死。与其坐而等死,为什么不起来争斗而死!争斗而死,还可以充当一个饱死鬼!”当地官府对如此严重的灾难,非但不设法救济,反而更加加重那些还没有饿死或起义的百姓的税收。于是,还没有饿死或没起义的人只能被逼起义。起义的百姓从此处逃到彼处,又从彼处逃到此处,逃来逃去,起义的人数越来越多,农民战争的爆发就是必不可免的了。



[责任编辑:ruirui]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联系邮箱: 58 55 973@qq.com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广告服务| 建站服务| 联系我们
 

中国焦点日报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2005074号-20,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